失意
词语解释
失意[ shī yì ]
⒈ 不能实现自已的意愿;不得志。
例而阿Q总觉得自己太失意;既然革了命,不应该只是这样的。——《阿Q正传》
英frustrated;
⒉ 双方意见不合。
例近与天将失意,塞其五山。——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英fail to keep on good terms;
引证解释
⒈ 不遂心;不得志。
引《汉书·盖宽饶传》:“宽饶 自以行清能高,有益於国,而为凡庸所越,愈失意不快。”
唐 郑谷 《赠下第举公》诗:“见君失意我惆悵,记得当年落第情。”
宋 苏轼 《送杭州杜戚陈三掾罢官归乡》诗:“君言失意能几时,月啖虾蟆行復皎。”
郭沫若 《伟大的爱国诗人--屈原》:“后来在他失意遭受了流窜的时候,他屡次想跑到别国去。”
⒉ 意见不合。
引南朝 宋 鲍照 《代结客少年场行》:“失意杯酒间,白刃起相讎。”
唐 赵元一 《奉天录》卷一:“駙马 郭曖,先与公主失意,上收公主在内,隔絶经年。”
宋 叶适 《郭处士墓志铭》:“东阳 旧俗,以气力为雄,带刀束棍,裹行道上,失意輒相仇杀。”
⒊ 不合别人心意。
引《汉书·韩王信传》:“为人宽和自守,以温颜逊辞承上接下,无所失意,保身固宠,不能有所建明。”
唐 杜甫 《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》诗:“上官权许与,失意见迁斥。”
《金史·施宜生传》:“失意於 刘麟,左迁 彰信军 节度判官。”
⒋ 谓心意迷乱。
引汉 刘向 《列女传·陈女夏姬》:“三为王后,七为夫人,公侯争之,莫不迷惑失意。”
国语辞典
失意[ shī yì ]
⒈ 不如意、不得志。
引《汉书·卷七七·盖宽饶传》:「宽饶自以行清能高,有益于国,而为凡庸所越,愈失意不快,数上疏谏争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四一回》:「此时多失意之人,安知其不因避难而来此地?」
反得意
⒉ 意见冲突,不和睦。
引南朝宋·鲍照〈代结客少年场行〉:「失意杯酒间,白刃起相雠。」
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:「近与天将失意,塞其五山。」
英语disappointed, frustrated
德语Frustration (S)
法语déçu, frustré
※ "失意"的意思解释、失意是什么意思由恒修居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相关成语
- huǐ yì虺蜴
- zhuàng zhǔ幢主
- chūn rì春日
- hòu miàn后面
- qiú rén dé rén求仁得仁
- xué wèi学位
- lǎo tài tài老太太
- yì juān义捐
- sī guāng mián丝光棉
- tán xìng弹性
- hè hè yǒu míng赫赫有名
- méi rén没人
- guāng tóu光头
- shùn lǐ chéng zhāng顺理成章
- zhuān zhǔ专主
- wāng wāng汪汪
- jǐn suǒ紧锁
- bō guāng lín lín波光粼粼
- chóng hé重合
- lǐ pái里排
- sè yì色役
- wéi wù zhǔ yì唯物主义
- jié zhì截至
- hēi shì黑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