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奏院

词语解释
进奏院[ jìn zòu yuàn ]
⒈ 唐宋时官署名。唐代藩镇在京置邸,称上都留后院。大历十二年改为上都进奏院,为各州镇官员入京时之寓所,并掌章奏、诏令及各种文书的投递、承转。宋初沿唐制,亦设进奏院,置进奏官;后改由朝官监领。南宋时隶属门下省,以给事中主管,掌承转诏旨和政府各部门命令、文件,摘录章奏事由,投递各项文书。元代废。
引证解释
⒈ 唐 宋 时官署名。 唐 代藩镇在京置邸,称上都留后院。 大历 十二年改为上都进奏院,为各州镇官员入京时之寓所,并掌章奏、诏令及各种文书的投递、承转。 宋 初沿 唐 制,亦设进奏院,置进奏官;后改由朝官监领。 南宋 时隶属门下省,以给事中主管,掌承转诏旨和政府各部门命令、文件,摘录章奏事由,投递各项文书。 元 代废。
引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八:“大驾初驻蹕 临安,故都及四方士民商贾辐輳,又剏立官府,扁牓一新。好事者取以为对曰:‘鈐辖诸道进奏院,详定一司勑令所。’”
《文献通考·职官十四》:“唐 藩镇皆置邸京师,以大将主之,谓之上都留后。 大历 十二年,改为上都知进奏院官。 五代 以来,支郡不隶藩镇,补人为者,听其置邸隶藩镇者兼掌焉。 宋 缘旧制,皆本州镇补人为进奏官,其军监场务转运司则差知后官,则副知掌之。逐州就京师,各置进奏院。 太平兴国 六年,诸州罢知后之名,简知后官,得 李楚 等百五十人,并充进奏官。命供奉官 张文璨 提辖诸道进奏院,监官以京朝官及三班使臣充,掌受詔敕及诸司符牒,辨其州府军监,以颁下之,并受天下章奏案牘状牒以奏御及分授诸司。中兴以来,隶门下后省给事中点校,讫 乾道 九年,依旧隶后省,合传报事,令后省録以报行。”
分字解释
※ "进奏院"的意思解释、进奏院是什么意思由恒修居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相关词语
- jìn bù进步
 - mài jìn迈进
 - jìn qǔ进取
 - yán yuàn盐院
 - bù yuàn部院
 - jìn kǒu进口
 - xíng jìn行进
 - jìn chéng进程
 - jìn huà lùn进化论
 - màn jié zòu慢节奏
 - yuàn shì院士
 - gé wù yuàn格物院
 - tuī jìn推进
 - jìn qì进气
 - jìn gōng进攻
 - zòu cǎo奏草
 - fèn jìn奋进
 - zhuāng yuàn庄院
 - sì hé yuàn四合院
 - hé zòu合奏
 - yǎn jìn演进
 - bó wù yuàn博物院
 - jìn ér进而
 - jìn qù进去
 - shàng jìn上进
 - jìn huà进化
 - jìn bǔ进补
 - zòu míng奏明
 - jìn xíng进行
 - xiān jìn先进
 - jìn jīng进京
 - jìn dù进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