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ēntíng

分庭


拼音fēn tíng
注音ㄈㄣ ㄊ一ㄥˊ

分庭

词语解释

分庭[ fēn tíng ]

⒈  分处庭中,以示平等。

⒉  指分处庭中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分处庭中,以示平等。

《汉书·货殖传》:“子赣 结駟连骑,束帛之币聘享诸侯,所至,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。”
《隋书·卢思道传》:“通人 杨令君、邢特进 已下,皆分庭致礼,倒屣相接。”
《续资治通鉴·宋徽宗宣和五年》:“对罢,诣 王黼 第, 黼 欲令庭趋, 尼楚赫 不可,分庭而见。”
清 李渔 《蜃中楼·寄书》:“使君秉天朝宪节,寡人司水国微权,既辱分庭,只行抗礼。”

⒉  指分处庭中。

南朝 宋 颜延之 《应诏宴曲水作》诗:“分庭荐乐,析波浮体。”

分字解释


※ "分庭"的意思解释、分庭是什么意思由恒修居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造句


1.他虽然还是个学生,但在诗学上的造诣已足以和著名学者分庭抗礼。

2.产联很快就发展成一个足与劳联分庭抗礼的组织.

3.在补教界裡,这两家老字号长久以来一直都是分庭抗礼,学生人数不相上下。

4.他纵横商场数十年,晚年想退休享福,但唯一的独子却不愿接手,甚至还另起炉灶与他分庭抗礼。

5.这一派别的主要任务有二:一是建立与南京国民政府分庭抗礼的政府,对此,学界已有研究;二是以孙中山的遗愿为圭臬,召集国民会议,制定约法。

6.公主乃金枝玉叶,妾岂敢与公主分庭抗礼。

7.厉血教重又崛起,联合了大小帮派,与正道门派分庭抗礼。

8.在杂文方面,没有人可以与鲁迅分庭抗礼。

9.战国时代各国君主求才若渴,一遇贤才,必是分庭抗礼,倍加礼遇。

10.这十六家,又有四家站在权势之巅,这四家之中,几乎家家都出过*理级别的人物,下面还有次一等的四家,以及分庭抗礼的下八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