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卿

词语解释
三卿[ sān qīng ]
⒈ 指古代的司徒、司马、司空。汉改司马为太尉。
⒉ 指上、中、下卿。
⒊ 指春秋晋之韩、魏、赵三大卿族。
引证解释
⒈ 指古代的司徒、司马、司空。 汉 改司马为太尉。
引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大国三卿,皆命於天子。”
孔颖达 疏:“崔氏 云:三卿者,依 周 制而言,谓立司徒,兼冢宰之事;立司马,兼宗伯之事;立司空,兼司寇之事。故《春秋左传》云:季孙 为司徒, 叔孙 为司马, 孟孙 为司空,此是三卿也。”
汉 蔡邕 《故太尉乔玄庙碑》:“出将边营,入掌机密,歷三卿,同三司。”
宋 赵彦卫 《云麓漫钞》卷八:“汉 以司徒、司马、司空为宰相。盖六国时有此三卿。 汉 採用之,但改司马曰太尉。”
⒉ 指上、中、下卿。
引《公羊传·襄公十一年》:“春,王正月,作三军。三军者何?三卿也。”
何休 注:“为军置三卿官也。卿、大夫爵号大同小异。方据上卿道中下,故总言三卿。”
⒊ 指 春秋 晋 之 韩、魏、赵 三大卿族。
引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渠水》:“中牟 在 春秋 之时,为 郑 之堰也,及三卿分 晋,则在 魏 之邦土。”
国语辞典
三卿[ sān qīng ]
⒈ 司徒、司马、司空。
引《礼记·王制》:「大国三卿,皆命于天子。」
唐·孔颖达·正义:「崔氏云:『三卿者,依周制而言,谓立司徒,兼冢宰之事;立司马,兼宗伯之事;立司空,兼司寇之事。』」
分字解释
※ "三卿"的意思解释、三卿是什么意思由恒修居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相关词语
- sān sān zhì三三制
 - sān mù三木
 - sān zhì三至
 - sān bǎi三百
 - sān shēn diàn三身殿
 - èr sān二三
 - sān shēn三身
 - sān guó yǎn yì三国演义
 - jù yuè sān bǎi距跃三百
 - sān nián bì三年碧
 - mìng qīng命卿
 - sān fāng三方
 - sān mín zhǔ yì三民主义
 - sān guó三国
 - sān jié三节
 - sān bǎi qián三百钱
 - sān lǐ wù三里雾
 - sān sè jǐn三色堇
 - sān zhèng三正
 - pīn mìng sān láng拼命三郎
 - yī èr sān一二三
 - sān sè三色
 - sān cì三次
 - sān sān liǎng liǎng三三两两
 - sān gū三姑
 - sān chǐ jiàn三尺剑
 - sān biàn三变
 - sān píng三平
 - dì sān第三
 - shí sān食三
 - sān gù cǎo lú三顾草庐
 - sān jié rén三节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