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私害公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谓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。
出处《韩诗外传》卷一:“楚白公之难,有庄之善者,辞其母,将死君……比至朝,三废车中。其仆曰:‘子惧,何不反也?’曰:‘惧,吾私也;死君,吾公也。吾闻君子不以私害公。’遂往死之。”
例子义重而恩轻,则不以私害公。宋·秦观《白敏中论》
基础信息
拼音yǐ sī hài gōng
注音一ˇ ㄙ ㄏㄞˋ ㄍㄨㄥ
感情以私害公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以私废公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刚正不阿(意思解释)
 - 回心转意(意思解释)
 - 用心良苦(意思解释)
 - 明争暗斗(意思解释)
 - 出头露面(意思解释)
 - 牝鸡司晨(意思解释)
 - 土木形骸(意思解释)
 - 安步当车(意思解释)
 - 妻儿老小(意思解释)
 - 钿合金钗(意思解释)
 - 国无宁日(意思解释)
 - 理直气壮(意思解释)
 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释)
 - 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(意思解释)
 - 兵戎相见(意思解释)
 - 闲情逸趣(意思解释)
 - 空话连篇(意思解释)
 - 家破人亡(意思解释)
 - 凡夫俗子(意思解释)
 - 横七竖八(意思解释)
 - 牛骥同槽(意思解释)
 - 人面狗心(意思解释)
 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释)
 - 善善恶恶(意思解释)
 - 袅袅婷婷(意思解释)
 - 图穷匕见(意思解释)
 - 鹬蚌相争(意思解释)
 - 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(意思解释)
 
※ 以私害公的意思解释、以私害公是什么意思由恒修居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说东道西 | 没有中心地随意说。 | 
| 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| 困:贫乏。学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;教学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。 | 
| 见多识广 | 识:知道。看到的多;知道的广。形容资格较老;经验丰富;知识广博。 | 
| 四书五经 | 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 | 
| 心里有鬼 |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。 | 
| 将功补过 | 将:拿;补:补偿。用功劳补偿过错。 | 
| 宁为鸡口,不为牛后 | 牛后:牛的肛门。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。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。 | 
| 胆寒发竖 | 形容恐怖之极。 | 
| 出头露面 |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;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;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。还指出面活动、做事、讲话。 | 
| 抛砖引玉 | 抛出砖头;引来白玉。比喻用粗浅的、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;引出别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见或作品。常用作谦词。 | 
| 不卑不亢 | 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 
| 角巾素服 | |
| 顾影弄姿 | 顾影:看着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种姿态。对着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种姿态。形容卖弄身形,自我欣赏。 | 
| 大千世界 | 佛教用语。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;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;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。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。 | 
| 挖空心思 | 形容费尽心计;想尽一切办法。 | 
| 直捣黄龙 |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。捣:捣毁;黄龙:黄龙府;金人腹地。现泛指敌人腹地。 | 
| 花言巧语 |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。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;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。 | 
| 度己失期 |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。 | 
| 本末倒置 | 本:树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树梢;比喻事物的枝节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。 | 
| 各尽所能,按劳分配 | |
| 遗世绝俗 | 遗世:遗弃世间之事。脱离社会独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来。 | 
| 目无全牛 |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。 | 
| 扪心自问 | 扪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着胸口;自己问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 
| 各行其是 | 行:做;是:对的;其是:他自己认为是对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动不一致。 | 
| 闲情逸趣 | 同“闲情逸致”。 | 
| 有求必应 | 只要有人请求;就一定答应。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;好说话。 | 
| 取之不尽 | 拿不尽。形容极其丰富。 | 
| 不合时宜 | 时宜:当时的需要或时尚。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