偷合取容的成语故事

拼音tōu hé qǔ róng
基本解释奉承迎合别人,使自己能苟且地生活下去。同“偷合苟容”。
出处《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论》:“偷合取容,以至圽身。”
偷合取容的典故
战国末期,秦国逐步消灭了六国,统一了中国,大将白起与王翦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,白起用兵如神威震天下,后因不能迎合秦王与范雎被逼自杀。王翦则在统一大功告成时偷合取容,告老还乡,被秦王封为武成侯,安享天年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偷合取容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谨小慎微 | 汉 刘安《淮南子 人间训》:“圣人敬小慎微,动不失时。” |
反哺之私 | 晋 成公绥《乌赋》:“雏既壮而能飞兮,乃衔食而反哺。” |
不敢苟同 | 叶赫那拉·图鸿《乾隆皇帝》第一章:“兄台这般说话在下可不敢苟同,红花会劫富济贫,替天行道。” |
离经辨志 | 《礼记·学记》:“一年视离经辨志,三年视敬业乐群,五年视博习亲师,七年视论学取友,谓之小成。” |
缘悭分浅 | 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22回:“缘悭分浅,不获再睹丰仪。” |
着手回春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3章:“他想起来高一功的情况不妙,尚炯回来也许会着手回春。” |
回光反照 | 元 杨暹《刘行首》第三折:“阳台雾锁,楚岫云遮,弃死归生,回光返照。” |
大惑不解 | 庄周《庄子 天地》:“大惑者,终身不解;大愚者,终身不灵。” |
结党营私 | 宋 朱熹《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》:“宰相植党营私,孤负任使。” |
明知故问 |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:“见他这番光景,明知故问道:‘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