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王攘夷的成语故事


尊王攘夷

拼音zūn wáng rǎng yí

基本解释王:指周王朝;尊王:尊重周王室;攘:排斥;夷: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。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。

出处清·皮锡瑞《经学历史·经学变古时代》:“但尊王攘夷,虽春秋大义,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,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尊王攘夷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尊王攘夷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物阜民安 《后汉书·刘陶传》:“夫欲民殷财阜,要在止役禁夺。”
辙鲋之急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外物篇》:“车辙中有鲋鱼焉,曰‘我东海之波臣也,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!’”
力小任重 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德薄而位尊,知小而谋大,力小而任重,鲜不及矣。”
牛口之下 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夫五羖大夫,荆之鄙人也。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,行而无资,自粥于秦客,被褐食牛。期年,缪公知之,举之牛口之下,而加之百姓之上,秦国莫敢望焉。”《吕氏春秋·举难》等又载有宁戚饭牛得到齐桓公赏识的事。
擦肩而过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2回:“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。”
兢兢战战 元 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四折:“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,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”。
到此为止 陈忠实《白鹿原》第16章:“兆海痛苦地叹口气:‘完了。到此为止。’”
自食其果 茅盾《〈呼兰河传〉序》:“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,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。
酒能乱性 清·无名氏《说呼全传》第16回:“酒能乱性,色是败真。财乃致命,气动杀身。”
罪上加罪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7卷:“见今县里告下忤逆,如今又打死小四,罪上加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