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违农时的成语故事


不违农时

拼音bù wéi nóng shí

基本解释违:不遵守。不耽误农作物的耕种时节。

出处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。”


不违农时的典故

战国时期,孟子去见梁惠王,梁惠王问孟子自己如何尽力治国,百姓遭灾时是如何尽力救济,为什么人口没有增加。孟子认为只是考虑如何去救灾,没有考虑到如何不违农时去发展农业生产,应该尽快抓紧时间促进生产,让人们过上温饱生活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不违农时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束手无策 宋 王柏《鲁斋集》:“士大夫念虑不及此,一旦事变之来,莫不束手无策。”
落叶归根 明 王世贞《鸣凤记》第38出:“落叶归根,丰城剑回。”
敬业乐群 西汉 戴圣《礼记 学记》:“一年视离经辨志,三年视敬业乐群。”
僧多粥少 王朔《浮出海面》:“国家有困难,僧多粥少,为国分忧嘛。”
气充志骄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遂合诸侯于嘉陵,气充志骄,淫侈无度。”
寿元无量 元·吴昌龄《东坡梦》第四折:“爇龙涎一炷透苍穹,祝吾生寿元无量。”
苦口之药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奋传》:“夫良药苦口,惟疾者能甘之;忠言逆耳,惟达者能受之。”
挖空心思 清 俞万春《荡寇志》:“今此贼挖空心思,用到如许密计,图我安如泰山之郓城。”
命与仇谋 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命与仇谋,取败几时。”
目不斜视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都是目不斜视,俯首而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