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(近体)诗十讲(八)

发布于 2021-10-14 18:16:00

唐(近体)诗十讲(八)

律诗
一。概念
律诗确确实实是属于近体范畴,尽管南北朝庾信也写过五律作品,
但那时五律并没有定型,而五律的定型却是在武周初期左右。
世上从来不存在什么“古风律”,这个极富有矛盾性的术语就不
该出现,也许头晕的缘故。
二。分类
1.从每句的字数上,可分为五言律和七言律。
2.从联数上,可分为四联律和三联律。
3.从所选韵部上,可分为本分韵部律和跨韵部律。
4.从韵种上,可分为平声韵律、仄声韵律和入声韵律。
5.从失粘性上,可分为非失粘体律和失粘体律。
三。对对仗的要求
总的原则是:可对可不对。联位不限。
无论唐诗人,还是当代诗人,都有诗的傲骨,说得通俗一点,就是
不服气,别人能对仗,我怎么不能?跃跃欲试。尽管律诗定型时,
并没确定对仗的具体联数,但唐初的三联对,甚至四联对,也有不
少。实际上是心理作怪,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。
实际上,对仗是一把双刃剑,对得好,可给作品加分,对得不好,
只能招来非议和减分,还不如不对。
对仗不是律诗的硬性指标。网上所言,好象不对仗、不在中二联对
仗就不算律诗,纯属无稽之谈!毫无根据。
对仗不等同对偶,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许多人模糊不清,是因为
不较真,不爱学习。对仗应该说是一种严格的对偶。
四。格式要求
虽然大家都习惯称为“律诗”,但并非说,律诗只能用律格,也不3
是说,律诗必须是格律诗,这是两码事。
律诗同样也是律拗格的混合体作为大思路,至于是否用拗格,用多少
取决于内容需求。
毛泽东先生的大多律诗尽管很格律化,但仍然写出了“坐地日行八万里”
这样的拗句,可见其不拘泥格式的一面。
清人的坏影响,估计会影响到几代人,关键是能否突破这些篱笆,认祖
归根,回到唐诗应有的状态。一个开放包容的诗核。
五。失粘体律诗
对于律诗,失粘是允许的,不值得大惊小怪。杜甫写过,只是单失粘;
李白写过,是双失粘。再多就不好了。既然是内容所需,那就是很正
常。毕竟,唐代不会因为体裁问题去纠缠不休,也没那个兴趣。 (内容由网友发布,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,我们将尽快删除)

查看更多

关注者
0
被浏览
918
0 个回答
暂无答案,快来添加答案吧

撰写答案

请登录后再发布答案,点击登录

发布
问题

分享
好友

手机
浏览

扫码手机浏览